来源|《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1辑·心脑病分册》
- 邓铁涛:浴足方
【组成】
川芎12g,桃仁12g,艾叶10g,赤芍10g,续断15g,防风10g,羌活10g,丹参18g,红花6g,生葱4条,米酒20g,米醋20g。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主治】
虚实夹杂之老年人长期失眠。
【用法】
煎水浴足,每晚1次。
【经验】此方应配合中药内服方使用。老年患者多为久病之人,或长期失眠久治不愈,邓老多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外洗的方法。
治疗失眠,活血化瘀乃是重要一环。邓老在临床上喜用活血法,方中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红花等活血消瘀,防风、羌活、生葱祛风通经,更加酒、醋加强中药活血通络之力,并促进透皮吸收。
- 朱良春:半夏枯草煎
【组成】
姜旱半夏12g,夏枯草12g,薏苡仁(代秫米)60g,珍珠母30g。
【功效】
调和阴阳。
【主治】
慢性肝病等所致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的顽固性失眠。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经验】
肝血不足,加当归、白芍、丹参;心阴不足,加柏子仁、麦冬、琥珀末;心气虚,加大剂量党参;有痰热之象,加黄连;脾肾阳衰见健忘头晕,肢倦纳差,或兼阳痿,加大蜈蚣2条、鸡血藤45g,颇能提高疗效。若手足汗或彻夜不寐者,配合脚踏豆按摩法如下:赤小豆1.5kg,淮小麦1kg,每晚睡前共放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面盆中,嘱患者赤脚坐着,左右轮番踩踏豆、麦,每次30分钟。此药材可反复使用多日,不必易换。
- 朱良春:甘麦芪仙磁石汤
【组成】
甘草6g,淮小麦30g,炙黄芪20g,淫羊藿12g,五味子6g,灵磁石15g,枸杞子12g,丹参12g,远志6g,茯神15g。
【功效】
温阳镇潜,引火归原。
【主治】
顽固性失眠虚多实少者,脾肾两虚或心脾两虚之失眠。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朱良春:培补肾阳汤
【组成】
淫羊藿15g,仙茅10g,怀山药15g,枸杞子10g,紫河车6g,甘草5g,生地黄12g,熟地黄12g,肥玉竹12g,煅海螵蛸18g,茜草炭6g。
【功效】
阴阳并补。
【主治】
阴阳俱虚之不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朱良春:经验方
【组成】
甘松6~12g(后下),广郁金12g,丹参12g,合欢皮15g,十大功劳叶15g,淮小麦30g,夜交藤30g,大枣5枚,甘草5g。
【功效】
疏肝解郁。
【主治】
肝郁气滞、气机失畅之失眠。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何任:复脉汤化裁
【组成】
豨莶草30g,麻仁9g,辰茯神12g,焦栀子12g,当归9g,秦艽9g,炙甘草6g,炙远志4.5g,天冬9g,麦冬9g,夜交藤12g,白术9g。
【功效】
祛风安神。
【主治】
风湿痹阻、气血不畅之失眠。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何任:经验方1
【组成】
鸡内金9g,焦神曲12g,川朴12g,白芍15g,生甘草6g,夜交藤9g,百合12g,合欢皮10g,白蔻仁3g,炒谷芽30g,佛手花9g。
【功效】
行气和胃,健脾化湿。
【主治】
湿滞中宫、胃失和畅之不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何任:经验方2
【组成】
焦酸枣仁12g,夜交藤15g,百合15g,丹参9g,淮小麦30g,当归9g,干地黄19g,炙甘草9g,红枣18g,琥珀粉3g。
【功效】
镇惊安神定志。
【主治】
心虚胆怯、魄不系宅之不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张灿玾:四物汤加减
【组成】
当归9g,生地黄9g,赤芍6g,川芎6g,桃仁6g,红花9g,柴胡6g,枳壳6g,桔梗6g,牛膝9g,甘草3g。
【功效】
活血调营,舍神安心。
【主治】
冲任脉虚、气血不足之不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张琪: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
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6g,桔梗4.5g,川芎4.5g,牛膝9g,郁金15g,香附15g。
【功效】
疏肝活血,调畅气机。
【主治】
肝血瘀阻之不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路志正:东垣清暑益气汤化裁
【组成】
五爪龙20g,西洋参10g(先煎),麦冬10g,莲肉15g,炒苍术、炒白术各12g,荷叶12g,生石膏30g(先煎),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各20g,知母10g,石斛12g,炒扁豆12g,茵陈12g,土茯苓20g,盐黄柏9g,半夏10g,炒枳实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
【功效】
清暑益气,温胆宁心,佐以清化湿热。
【主治】
暑伤阴分、扰动心神之失眠。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路志正:清燥润肺方
【组成】
南沙参12g,炒麦冬10g,枇杷叶12g,桃仁、杏仁各9g,桔梗10g,西洋参10g(先煎),炒柏子仁18g,胆南星8g,夜交藤15g,旋覆花9g(包煎),僵蚕8g,炒枳实15g,茯苓20g,姜半夏10g,黄连6g,郁金10g。
【功效】
清燥润肺,温胆安神。
【主治】
秋燥伤肺、心神不安之失眠。
【用法】
竹沥汁20mL为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路志正:经验方
【组成】
五爪龙18g,西洋参10g(先煎),黄精12g,炒麦冬10g,丹参15g,炒柏子仁18g,川芎9g,赤芍、白芍各12g,炒桑枝30g,葛根15g,羌活8g,桑寄生15g,炒杜仲12g,淫羊藿15g,盐知母、盐黄柏各8g,怀牛膝12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
【功效】
疏经气,补气血,佐以补肾。
【主治】
素体肾虚,复感风寒之失眠。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版权申明
整理/重楼 排版/ 重楼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来自《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1辑·心脑病分册》,作者宁泽濮、蔡铁如,由重楼整理发表,文章中的方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