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角度拿下甲状腺疾病,附赠刘文峰独家秘方!

 导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归属中医瘿病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刘文峰将其分为三个角度并配上自拟方,值得临床参考。
 

瘿病的病机累及五脏,始动在肝,肝失疏泄,肝气郁滞。

 

 

郁则气滞、郁则化火,气滞者血瘀、气滞者津聚为痰、肝郁乘阴土失运生痰;化火者首伤肝阴,肝肾同源而下灼肾水,木火刑金而上灼肺津,肝火肆虐乘阳土而中伤胃津,母病及子而扰伤心阴。

 

 

肝逆者,上逆则阴虚动风,头晕目眩而手颤;肝气夹痰上逆,湿痰上注于目则突眼。

 

 

痰的生成与肺、脾、肾、肝的关系密切,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痰之本,肝主气机条畅行津液,气滞津聚为痰,且多为无形之痰。

 

 

肝经属肝络胆,途经喉咙,肝气横逆夹痰、瘀循经上行,气、火、痰、瘀交结于喉颈部,成肿块为瘿。

 

 

壮火食气,肝郁则脾虚,故本病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则气阴两虚,实则气、火、痰、瘀壅滞。

 

 

瘿病临床多表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之中,其病机错综复杂,虽有气、痰、瘀交结壅滞之共性,但更有其热盛伤阴痰火交结、阳虚痰凝血瘀、气滞痰瘀凝结等明显之差异。

 

 

1)瘿病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其病机以气阴两虚、气火痰瘀壅滞为主;

 

2)瘿病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其病机以脾肾阳虚、痰凝血瘀为主;

 

3)瘿病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甲状腺肿者,其病机以气滞、痰凝、血瘀,气、痰、血交结壅滞为主。

 

 

 

  1、黄芪龟甲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肿大者,治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清热、理气、活血、化痰、散结。

 

 

基本方:黄芪龟甲汤(自拟方)。

 

 

处方:

黄芪60g    黄精15g    生地黄15g

知母15g    香附20g    夏枯草30g

黄连10g    丹参20g    浙贝母20g

生牡蛎30g                  瓜蒌皮15g

白芥子10g          龟甲15g(先煎)

主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异常、心悸、汗多、怕热、性急易怒、口干、易饥、消瘦、乏力、手颤、舌红、脉弦细数。

 

 

随症加减:

汗多者加浮小麦、山茱萸、五味子;心悸者加龙齿、茯神;

 

 

心悸脉数者加知母、僵蚕、蝉衣、葛根;

 

手颤甚者加天麻、钩藤、珍珠母;

 

阴虚甚者加百合、玄参;

 

消谷善饥者加生石膏;

 

便溏者加白扁豆、山药、薏苡仁、乌梅;

 

甲状腺肿大坚硬者加王不留行、蜈蚣、制鳖甲、穿山甲;

 

颈项胀闷不适者加郁金、青皮、白蒺藜;

 

外感热毒炽盛者加虎杖、金银花、连翘、大青叶。

 

 

方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隶属瘿病范畴,瘿病与经络、五脏有关。

 

 

显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肿大者,同样累及五脏,以肝为起病之因,心肺脾为起病之脏,肾为久病之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早、中期病机,以正虚邪实,热盛为其特点。虚则气阴两虚,实则热盛、痰瘀交结。热在肝心胃,气虚在脾与肺,阴虚在肾肝肺。

 

 

肝主气机条达,调节情志,是血液和津液运行重要环节。

 

 

若肝失疏泄,则肝气郁滞。郁则气滞化火,气滞而血瘀,气滞津聚则为痰、土失木达则生痰、郁则肾阳蒸滕气化不利而津聚为痰。

 

 

肝郁化火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热盛之源,肝火盛情志失调则性急易怒,肝火伤阴肝风内动则手颤,肝胆火旺则口苦目眩,夹痰上注则突眼;母病及子,肝火扰心则心悸、脉数、心烦少寐;木火乘阳土,致胃热则消谷善饥。

 

 

若肝疏泄太过则逆,肝阳夹痰火上逆袭扰清窍而损目动风;肝气横逆夹痰循经上行,气、火、痰、瘀在颈前相互凝结成块则为瘿。热盛伤阴,壮火食气。

 

 

故气阴两虚,气、火、痰、瘀交结壅滞,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早中期的基本病机。

 

 

黄芪龟甲汤中,大剂量黄芪配伍黄精,益脾肺之气,敛汗固卫;龟甲、生地黄、知母滋补肝肾之阴液;香附、夏枯草、黄连疏肝解郁,清泻肝、心、胃之火热;丹参、瓜蒌皮、浙贝母、白芥子、生牡蛎活血化痰、软坚散结。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泻火、化痰散结之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期,随病程迁延,阴损及阳,若过用寒凉之品伤及阳气,其病机则转化为脾肾阳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标之证,治当以温补肾阳、行气化瘀、软坚化痰、散结消瘿为法,本方不宜。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知母、生地黄、龟甲,可减少耗能,降低心率。其机理是抑制钠泵功能,而知母是典型的钠泵功能抑制剂,三味药能抑制β受体蛋白分子的过速合成。

 

 

黄精具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能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也宜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白芥子,有降低甲状腺吸碘率,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宜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甲状腺结节。

 

 

知母配伍黄连,滋阴清热降心率,宜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热盛伤阴心悸、脉数之症。

 

 

黄芪、黄精配伍生地黄、知母、龟甲,是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关键药物,疗效可靠。

 

 

  2、肉桂鹿角胶汤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甲状腺肿大者治以温肾健脾,行气化瘀,软坚化痰。

 

 

基本方:肉桂鹿角胶汤(自拟方)。

 

 

处方:

肉桂10g            鹿角胶15g(烊化) 

熟地黄15g   青皮10g     浙贝母20g 

海浮石20g   海藻20g     夏枯草20g

白术15g石   茯苓20g     肉苁蓉10g

红花10g石   莪术10g    

 

 

主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甲状腺肿大,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身肿,舌淡暗,脉迟缓。

 

 

随症加减:

腰背冷凉、心动过缓者加制附子、麻黄、细辛;

 

 

肢肿者加泽兰、泽泻、防己、益母草;

 

 

甲状腺结节难消者加蜈蚣、制鳖甲、穿山甲、僵蚕、牛蒡子;

 

 

腹泻、便溏者加车前子、山药、薏苡仁、炮姜、白扁豆。

 

 

方解:

正气不足,或外邪直入少阴,致肾阳虚衰;加之忧思恼怒,肝气郁结,致使气滞、血瘀、痰凝,循经上行于喉颈部,凝结壅滞成块而为瘿。

 

 

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虚则肾脾阳虚,实则痰血凝滞。

 

 

治当温补肾脾,尤以温补肾阳为主,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辅。方中肉桂、鹿角胶、肉苁蓉、熟地黄,壮阳温肾以生少火元阳,加用熟地黄,旨在“阴中求阳”;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淡渗利湿,以复后天运化;青皮、莪术、红花、浙贝母,疏肝行气、活血化痰;海浮石、海藻、夏枯草,化痰软坚、散结消瘿。

 

 

诸药合用,温肾健脾治其本,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治其标,标本兼顾,补泄兼施,但总以温补肾阳治本为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典型的阳虚证,而阳气生成源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阳真火,是一身阳气之根本,人体五脏之阳皆赖肾中阳气得以生发,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阳虚,其根在肾,其治也在肾,温补肾阳是治疗的关键。

 

 

 

  3、加味海藻玉壶汤

 

 

单纯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等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治以化痰软坚,行气化瘀,消瘿散结。

 

 

基本方:加味海藻玉壶汤(自拟方)。

 

 

处方:

海藻20g    昆布20g     海浮石20g 

连翘15g    青皮10g     夏枯草30g

半夏15g    浙贝母20g  白芥子10g

当归10g    川芎15g     蜈蚣2条

 

 

主治:

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

 

 

随症加减:

颈项胀闷不适者加白蒺藜、香附、石菖蒲;

 

 

甲状腺肿硬难消者加三棱、莪术、鳖甲;

 

 

伴有热象者加黄连、大血藤、金银花;

 

 

伴有寒象者加肉桂、巴戟天;

 

 

痰多者加陈皮、瓜蒌皮、茯苓、僵蚕、牛蒡子。

 

 

方解:

本病多由肝气郁结,肝气夹气、痰、瘀,循经上行壅结颈项而成。

 

 

痰血凝结成块,为其基本病机。

 

 

在发病过程中,虽有夹虚或转虚之可能,然本病仍属实中夹虚、以实为主,故治当行气化瘀、化痰软坚为主。

 

 

方中青皮、当归、川芎、蜈蚣,行气化瘀散结;半夏、浙贝母、白芥子,化痰散结;海藻、昆布、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夏枯草、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全方共奏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消瘿之功。

 

 

三个角度拿下甲状腺疾病,附赠刘文峰独家秘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