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方法,详解针刺手法,解决病人扎针痛感!

皮肤减痛法

 

古人使用拇指或食指的指甲用力掐按皮肤,在穴位皮肤上掐出一个“十”字印痕这种称之为切法。针从十字印中央刺入,压迫皮肤中的神经痛觉感受组织,降低敏感程度,达到减痛的目的。另一个用意是作为穴位刺针的记号。现在多用镊子的尖端或针柄在穴位皮肤上按压5秒钟左右,将皮肤压出一个凹陷,然后针尖对准凹陷的中心刺针,以减轻刺针时的疼痛。还有一种爪切法,即用左手拇指甲掐在穴位皮肤上(古代称之为爪切进针法)、针尖沿指甲进针,也可减少疼痛。

 

 

转移病人注意力减痛法

 

《针灸指南》载:“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他咳一声,针入透于腠理。”扎针时,针尖对准穴位,叫病人咳嗽一声,或连咳两声,在咳的同时将针刺入皮下。这种方法往往起到无痛的效果,多配合左手掐穴位法,古代多采用此法。

 

提捏减痛法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穴位皮肤紧紧提起,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皮下,可以减轻疼痛,优点是由于皮肤较紧,易于进针。特别适用于皮肤较松的部位。

 

快速刺针减痛法

 

此法利用神经痛觉使导的特点,刺激愈慢痛觉愈强,愈快则痛觉愈弱,如超过痛觉传导速度。即使刺到神经的痛觉感受组织,也无痛觉出现。因此,自古以来不少人从刺针速度上来克服进针时在皮肤上所产生的痛感、共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快速直刺法

快速直刺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适用于短针的直刺(3厘米以下的针),以左手食指和中指或拇指与中指将穴位皮肤撑紧,右手执针,针尖对准穴位,猛然撞击将针刺人皮下。

 

第二种方法适用于长针直刺法,用消毒棉球包在针尖的后部,针尖露出0.5厘米,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捏住棉球,将针尖对准穴位,猛然撞击将针刺入皮下。

 

上述两种方法,撞击的速度愈快,疼痛愈轻。当然手的速度是有限的,还无法达到完全无痛的目的,仅能减轻疼痛而已。

  

 2、打管速刺法

 

将毫针装入直径大于针柄、短于毫针0.5厘米的管子内,将针尖一端的管口压在穴位上,用手指或打板将长于管子的针柄打入管内,使针尖刺入皮下。这种方法比用手的直刺法速度要快得多,疼痛也较轻微。手指打管法有单指平打和手指弹拨两种:单指平打法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部快速地打向针尾,将露在管外的针柄打入管内,双指弹拨打法则是将食指压在中指背面,仲直手指、两指相对用力,使食指滑脱中指、用食指的弹拨力量打在针尾上,将针刺入皮下,这种方法要比单指平打法的速度快,力量也大:疼痛轻微。  

 

 3、自动进针器

 

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形状如烟盒,每盒可装100–200根同等长度的针,可用高压灭菌,也可用同位素射线灭菌,盒为密封式的,内装自部排进器,用时先将皮肤消毒,把进针器指示部位对难穴位,按动进针按钮,进针器则可自动打开针孔、以1/500秒速度将针射入穴位的不同深度,开放按钏则自动关闭出针孔。

 

这种进针器消查严格,使用方便,速度较快。减痛效率高,便于携带,一位医生只需携带4个不同规格的进针器,便可供40多位病人使用。

 

另外,针灸治疗痛症具有较好疗效是众所周知的,它几乎可以治疗各种性质的疼痛,应用得当的话其止痛效果是很好的。

 

 

▼版权申明

作者/蔺云桂 排版/橘子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来源于《针法灸法图解》,由橘子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4大方法,详解针刺手法,解决病人扎针痛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