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秋舲去秋患左半不遂。伊芳弟主清热蠲痰治之,未能遽效。孟英诊之,脉甚迟缓,苔极黄腻,便秘多言。令于药中和入竹沥一碗,且以龙荟、滚痰二丸相间而投。二丸各用斤许,证始向愈。今春出房,眠食已复,而素嗜厚味,不戒肥甘。孟夏其病陡发,孟英诊之,脉形滑驶如蛇,断其不起,秋初果殁。
青龙中医:本案清热蠲痰本是对症,然而病重药轻,因此孟英再加鲜竹沥龙荟滚痰丸等峻猛下痰之药,逐渐奏效。可见辨证用药一步也不能差池,否则辨证虽对效果也是枉然!
二
赖母年近古稀,患左半不遂,医与再造九暨补剂,服二旬病如故。孟英按脉弦缓而滑,颧赤苔黄,音微舌謇,便涩无痰。曰:此痰中也,伏而未化。与犀、羚、茹、贝、菖、夏、花粉、知母、白薇、豆卷、桑枝、丝瓜络等药。服三剂而苔化,音渐清朗。六七剂腿知痛,痰渐吐,便亦通。既而腿痛难忍,其热如烙,孟英令涂葱蜜以吸其热,痛果渐止。
青龙中医:本案与前方相仿,也是清热化痰通络。
三
胡次瑶妇陡患肢麻昏晕,以为急痧。孟英视之,面微红,音低神惫,睛微赤,胎色微黄,足微冷,身微汗,胸微闷,脉微弦。乃本元素弱,谋虑萦思,心火上炎,内风随以上僭,岂可误作痧闭,妄投香散之药哉?以人参、龙、蛎、菖、连、石英、麦冬、小麦、竹叶、莲子心为方,两啜而瘥。寻与平补善其后。
青龙按:本案眼目足冷,脉微,属于虚症,故而孟英以人参龙骨牡蛎麦冬等益气敛阴降逆固脱,用了辛散必然加重。
附王孟英食疗方两张
加味三豆饮
生绿豆、生黄豆、生黑大豆(或用生白扁豆亦可)、生甘草、金银花,水煎服。
青龙按:《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
根据多年实践验证,本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不伤胃气,而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养肝润肺,滋燥生津诸作用。具有滋养之功,但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全方清中寓补,补中寓清,若能灵活加减,除疮毒、痘疹之外,还可用于因风、热、燥、火等阳邪为患,导致伤津耗液之燥热等证;更适用于脏腑功能失调如内脏津亏,或脏腑燥热伤阴之证,如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肺虚燥热、肺胃郁热、肝虚不眠等方面。经多年广泛运用于临床,灵活加减,疗效颇佳。
而王孟英加金银花增强其清热解毒之力增强。
附:青龙白虎汤
橄榄、生芦菔,水煎服。
[孟英自注云:橄榄色青。清足厥阴内寄之火风,而靖上腾之焰;芦菔色白,化手太阴外来之燥热,而肃下行之气。合而为剂,消经络留滞之痰,解膏粱鱼面之毒,用以代茶,则脏腑清和,岂但喉病之可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