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长期喝牛奶致癌?

吴修飞

 

近期,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一项关于乳制品与癌症的研究显示,较高的乳制品摄入量与总体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风险较高相关,每增加50克/天,风险分别增加7%、12%、17%和19%。

此次研究利用中国嘉道理生物库,收集了约51万中国成年人的数据,研究涉及全国10个不同地区,在平均10.8年随访时间里,共有29277个介于35—79岁的癌症病例。在调整一系列混杂效应的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

 

对于牛奶和癌症的关系,作者有4点猜测:

一是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I),这在细胞增殖和癌症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二是牛奶中含有较高的乳糖、支链氨基酸、IGF-I,可激活癌症因子发展;

三是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 (SFA) 和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升高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诱发肝癌;

四是牛奶中所含雌激素和黄体酮可能会诱发乳腺癌。

如此,牛奶还能继续喝吗?

 

牛奶近些年从西方传入我国,改变了我们饮食习惯,似乎每天喝一杯牛奶,就能提现你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比你喝粥似乎高级的一种饮食习惯。事实真的如此吗?

 

西方饮食文化我觉得只能适合西方人,不一定适合我们东方人,无论从体质还是基因我们都是不一样的;就像西方喜欢冰水,我们喜欢喝温水,其实都是一种原始的饮食习惯。想想西方都是游牧打猎的民族,或者海盗,或者土匪出身;常年在外奔波抢劫,或者被人抢劫,喝杯热水很简单事吗?显然不如喝冰水直接来的快。西方人职业高风险,经常被人追杀,被人撵着跑,疲于奔命,全身燥热口干,喝点冰水真是爽。让他们坐下来,煮一杯查,细细品尝,我相信那种环境也是不现实的!

 

再比如西方喜欢烧烤,或者烤牛排都是一种原始人,或者海盗,或者土匪野外的生活习惯;他们从别人家里抢到鸡鸭大鹅等,直接给烤了,然后拿随身携带的刀叉切割分开食物。这就间接形成了他们饮食习惯用刀叉。所以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知道他们一切饮食习惯没有什么高大上说法,只是说明他们是土匪出身而已。饮食方面更不能比我们八大菜系,至于张文宏说新冠要喝奶,多吃三明治牛排增加营养,不要喝粥,他完全就是西方思维,深受“海盗土匪”文化影响而已,谈不上科学;现实是西方饮食习惯下并未见他们死亡的少。

 

得闲话少说,我们说牛奶。牛奶没有在我们国家大面推广是我们没有条件还是其他原因呢?牛奶最早记录我们中医典籍当中就有记载如《别录》:”补虚赢,止渴下气。《别录》是汉代著作,可见我们汉代就研究牛奶,而且还总结出药性。这个东西补虚,还能止渴,帮助消化。

 

此外《千金·食治》:”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这段意思就是用牛奶加葱姜治疗小儿吐乳,还能治疗小儿虚弱劳伤。

 

这两段记载对于牛奶大家赞赏,还列举对人体,尤其虚弱之人有帮助或者治疗作用,并没有对人体有害的描述。

 

记载牛奶副作用的有《重庆堂随笔》:牛乳滋润补液,宜于血少无痰之证,惟性温而腻,若有痰火者,反能助痰滞膈而增病也。

 

《重庆堂随笔》这段点名了牛奶不适合人群,有痰火,也就是经常咳嗽,吐痰,或者舌苔厚腻这些人不合适喝牛奶!另外再看清代吴鞠通曾经也有牛乳滋阴,其中著名方子牛乳饮,治疗胃液干燥,他不是冷饮而是加热引用。

 

现在认为乳糖不耐受、有中度或重度痤疮患者、蛋白过敏人群,腹部手术患者等,不建议饮用牛奶,否则可能会引起不适,或加重病情。

 

上边大体介绍了牛奶古今中外以及现代作用,基本可以是健康饮品,属于营养品是无疑问的。但是也有不符合人群,比如中医所说的痰火,或者痰湿。这些因素可以引发中医所说的肿瘤,因为大部分肿瘤其病机多数为痰核一类,比如乳癌早期中医叫乳核。

 

还有一个就是脾胃虚弱偏于有湿邪,或者痰湿体质不能喝牛奶,牛奶属于寒邪,痰湿一类也是寒性或者阴性,喝牛奶必然加重,所以手术后,消化不良不能喝。一些孩子脾胃差,就不要喝了,但是胃肠阴亏火旺,经常便秘的可以喝牛奶!

 

其中痤疮即是中医粉刺,粉刺形成包块变成中医痰核之类,喝牛奶加重痰湿,所以这个角度也是可以解释的!

 

好了不唠叨了,牛奶本质是好东西,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大家要心中有数;最后给这个科研的团队研究结果说一下;牛奶未必致癌,但是特定条件下可以致癌。那些条件可以致癌我文章当中已经写了,有意者自己总结吧!

最新研究长期喝牛奶致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