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酒的功效
1.活血通脉作用
历代医家在增强中药的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作用时往往加酒,如七厘散、失笑散、生化汤、金铃子散,或佐以酒煎,或以酒送服药末,都是借酒力达到通血脉的作用
2.酒性辛热,有温通逐寒作用
如可以用酒浸泡白花蛇、乌梢蛇治疗老寒腿
3.酒是中药炮制的主要辅料
炮制可以使药势上行,改变药性,增强补益作用。例如酒制大黄可以减少大黄泻下的功效,同时增加活血的功效
4.酒有健脾和胃,除湿矫味的作用
适当饮白酒可暖肠胃、御风寒、提神助、增加食欲,对人体健康有益,而过量饮酒会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疾病,你可能有过体会,每当酒喝多了,半夜醒来就会感觉像辛弃疾说的“咽如焦釜,气似奔雷”那种感觉。釜是古代煮饭用的锅,“咽如焦釜”就是喝完酒之后,咽就如烧焦了的锅一样;“气似奔雷”是说打鼾的声音很大,像打雷一样。
二、酒的度数越高,火性越大
黄酒的酒精度数一般在十二度到二十度之间,比啤酒的度数要高。而我们现在喝的白酒,又叫蒸馏酒,是在元末明初才有的,这种酒喝多了就会中热毒,而白酒经过蒸馏之后又比黄酒更烈,所以李时珍对白酒的评价是最伤阴血的酒。什么叫蒸馏酒?意思是水还没开的时候,酒就先变成蒸汽跑出去了,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蒸馏酒是怎么出来的?你可以试试看,在黄酒下面放一个酒精灯,然后旁边接一个冷凝管,接出来的第一锅就是浓缩的白酒,也就是蒸馏酒,第二锅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锅头,剩下的就是水了。所以建议,跟人喝白酒要先把白酒烫一下,举杯的时候再摇几下,然后再喝,这样中的热毒就会少一点儿。请记住,酒的度数越高,火性就越大,对胃的伤害也就越大。基本上,酒是补肝火、泻脾胃阴液的。因此,肥胖的人胃里面黏膜丰厚、痰饮比较多的人,喝点儿白酒是有好处的,可以泻脾的痰湿。但如果是那种本身就很瘦,胃黏膜又比较薄的人,再喝高度数的白酒,就等于是火上浇油了。
三、适当喝点黄酒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谁都不能说喝酒一定是好的,也不能说喝酒一定就不好,因为每个人的肝和胃的平衡关系是不一样的。酒是补肝、泻脾的,酒的度数越低,补肝的能力就越差,对脾的伤害就越小。如果你喝的是醪糟或者是米酒的话,既能滋养脾胃,也能解渴。
最养生的酒不是白酒,也不是葡萄酒,也不是啤酒,而是黄酒
白酒太烈,不符合中医阴阳平衡之道,啤酒太柔,基本上没有酒性,葡萄酒药性倒是可以,但是它不是粮食酿的,只有黄酒既符合中医阴阳平衡之道,又是粮食酿的酒,所以堪称养生佳品。因为粮食是五谷,葡萄是五果,五谷为养,没有五谷我们活不下去,而且五谷都是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象征。尽量不要喝啤酒,因为啤酒的阴寒之气太重。而且那种阴寒之气会渗到三焦之间,喝着喝着肚子就大起来。
葡萄酒大多都偏寒,中医提倡喝味道醇香的黄酒。酒量大的、想多喝几杯的人,可以在酒里放个话梅;酒量小的人,可以在酒里加点儿姜丝,而且还要喝温酒。因为如果我们所喝酒的温度低于人体体温,胃里就会感觉到凉,这样胃就需要给酒进行加温,从而额外消耗了阳气。
所以,喝温酒不伤胃,喝凉酒是最伤胃的,而且先伤了胃,之后就会伤心——这些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