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生病就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现在医学不断进步,对于身体各个部位检查有专业仪器。影像检查包括:核磁共振,CT,X光等。
大多数医生都不建议做核磁共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对患者的身体不负责任吗?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真实案例】
据韩国《朝鲜日报》10月18日报道,当日时间10月14日下午,在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综合医院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A,被突然飞入检查仪器的金属氧气瓶夹住而死亡。
根据了解,氧气瓶高128厘米,周长76厘米,站起来有成年人胸部那么高,警方认为患者A进入核磁共振成像仪器之后,由于拍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磁场,导致放置在两米外的金属氧气瓶被吸入了仪器中,患者A的头部和胸部受到了强烈的压迫。
事故发生后,医院方面报警,患者A则在急诊室接受了心肺复苏术,但最终因外伤性脑损伤等原因死亡。
医疗相关人士指出:“此次事故是由于没有遵守核磁共振室,不能放置金属制品的基本安全规定,而发生的低级且罕见的事故。”
什么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成为一种常见影像检查方式,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和化学生物等领域,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查,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
MR是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
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为何不建议大家做“核磁共振”?涨知识的科普,快来瞧瞧
- 价格昂贵,很多人承担不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做核磁共振的时候,是需要按部位的检测交费,如果需要同时检测身体多个部位费用就要多出很多倍,需要大家重视。
检查一个部位的价钱非常高,更不用说同时检测多个部位,对于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人,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如此高昂的价格做核磁共振。
除非患者身体有极度不适,需要通过核磁共振来查询疾病的位置时,才会进行这样的检测。医生会给你专业检查方法,能够更好检查出身体疾病,还能避免过多金钱的消费。
- 分部位检测,相对比较麻烦
核磁共振需要分部位进行检测,最麻烦的地方医生和患者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检查,单独的部位需要20~30分钟进行全身检查,可能会延误病情治疗。
核磁共振不能通过一次性的扫描,需要一个部位进行一个部位进行监测,确实太耗费医患的时间和精力。
非必要的情况下,是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除非特殊情况,必须通过此项检查,才能确诊疾病。
- 有部分器官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检测
一个强大的磁场中,会激发患者体内的氢原子进行共振。接收到信号后将数字转化为图像,所以想要进行核磁共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水中的氢原子。
人体中器官并不含有水分,比如心脏和肠道等。对他们进行监测的时候,就不能采用核磁共振的方式。
此时需要采用心脏彩超或者CT以及肠胃镜检查,只有找到最适合身体的检测方式,才能帮助身体发现潜在疾病,尽早进行治疗。
核磁共振固然强大,但是并非适合所有的病情,医生之所以不建议进行核磁共振,可能其他检查项目更适合你的病情检查,我们不要误会了医生的做法。
关于核磁共振问题的“澄清”
核磁共振大家的疑问不仅仅在于家属是否能够陪同,是否有辐射等,还有传言说“放了支架,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装了钢钉,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孕妇、婴幼儿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 放了支架,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放了支架可以做核磁共振检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会,是因为拿到核磁共振的预约单后,上面有一项长长的注意事项,有一项写着“患者必须去掉身上携带的所有金属物品”。
不是所有的金属在磁场里面都会出现产热的反应,科学生命已经指出经过测试的非铁磁性冠状动脉支架,磁性不强,可以在植入后的任何时间、在≤3T场强中安全扫描,不会发生移位。
放了心脏支架,我们在检查之前,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医生会做出专业判断,而不是自己决定能不能做这项检查。
- 装了钢钉,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装了钢锭是可以做核磁共振检查的,但钢钉的材质需要是钛合金装有钛合金材质的钢锭,不仅可以放心做核磁共振检查,还要评估关节假体发现关节术后疼痛的原因。
不锈钢的杠精肯定是不行的,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做核磁共振前,没有和医生说明白,有可能会带来一定危险,这个问题也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
- 孕妇、婴幼儿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孕妇和婴幼儿,到底能不能做核磁共振呢?答案是可以做的。
一方面,核磁共振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就不存在辐射过量的说法,另一方面,做核磁共振对于帮助高危孕妇诊断胎儿情况很有帮助,能够及早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畸形问题。
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检测出婴幼儿,是否有中枢神经问题,但要注意婴幼儿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要确定在熟睡状态,以免婴幼儿产生不适,不配合检查。
做核磁共振检查前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积极配合,特别容易让人忽视的金属纽扣以及金属拉链等是不能进入核磁共振室的,因此检查前最好穿无纽扣和无拉链的衣服。
磁共振和CT的对比:
磁共振:
核磁共振的成像画面比CT更加清晰,针对于脑部缺血情况,可以在6个小时内就发现症状,甚至在更少时间内发现病情。
但是针对脑出血前期并不是很敏感,有些磁共振可以检查出脑血管以及脑血流的情况,不过概率检查的费用比较高。患者身体内有金属异物,比如假牙以及心脏起搏器的话,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CT:
这项检查针对出血性疾病准确度比较高,一般发病就会发现在急诊科通常会用CT。脑卒中这种疾病是因为出血性原因导致的还是缺血性导致的,为后续治疗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这项检查对缺血性疾病检查并不精确,甚至在发病六个小时到一天时间做CT扫描都不会有明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