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纪元2017-10-12
今天讲讲风热感冒。 什么是热邪?就是能使人感觉到热的东西。人受热以后会出现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出汗,口渴,发热等情况。寒邪伤阳气,热邪伤阴津。 风热感冒就是感触了热邪导致的感冒。但是如果病人身体上表现出来的是纯粹的热邪为病,一般不称为感冒,而称为中暑。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暴晒过久,人大汗昏迷,这才是真正的中暑。现在人称夏天出现的恶心呕吐胸闷头晕为中暑,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中暑,而是寒湿之邪蒙蔽了阳气,可以用藿香正气解决。真正的中暑不能用藿香正气。 风热感冒初期病人身体上表现出热邪的同时,一般同时都有寒邪存在。也就是说,风热感冒初期必然同时兼有寒邪。这一点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有些人不理解就认为我是错的。我欢迎大家来挑错,但是如果我一看你的表达就知道不是我错了而是你理解不了,那么我就不会和你做太多的纠缠。对真正能指出我理论的漏洞的人我肯定心里充满感激和尊重。 为什么风热感冒初期必兼寒邪,其中的道理在邹时祯大道至简实用中医培训的初级课程中有详细讲解。 风热感冒初期必兼寒邪,所以,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方剂银翘散内除清热药外,还有防风荆芥等辛温解表药帮助疏解风寒。 如果风热感冒只是用银花连翘等清热药,虽然能够把热邪清掉,但是病情并没有完全治愈,寒邪导致的身体变化并没有得到解决。 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郊游,一同学感冒。我一看是风热感冒,但是当时身边没有治疗风热的感冒药,只有风寒感冒药,大家很发愁。我看到另外一个同学随身携带着喉片,都是清热解毒润喉药。我就说你把喉片不断地含服,再吃点风寒感冒药就可以了。同学们对我的理论不以为然,只同意服喉片。一天含服了大约7片喉片,感觉发热已经完全不发了,头不疼了但晕,而且怕风。我说接着吃风寒感冒药吧。于是就吃了点风寒感冒药,果然症状全部都好了。所以,风热感冒初期必兼寒邪存在,只不过有的时候寒邪轻微,有的时候寒邪重。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板蓝根不仅不能治疗风寒感冒,而且也不可以单独用来治疗风热感冒的原因。 怎样判断风热感冒呢?就是要紧紧抓住热邪的特点。热邪的特点就是使人体膨胀,发热,出汗,伤人体津液。但是风热感冒初期必兼寒邪,所以,并不一定都会出汗,但一般都有热伤津液的表现比如口渴、嗓子干,血液受热邪鼓动,脉搏跳动快而有力,面赤,舌红,鼻腔内的血管受热邪影响而膨胀,鼻息出现鼾声等。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时候,因为寒邪太重,把热邪压到身体的深层,病人一开始并不表现出来有热邪的存在,如果病人本身湿气重,舌头白胖,即使有热邪,也很难观察到舌红。这种情况即使中医高手也不一定当时就能判断出来有热邪,但是一开始没判断出来也没有关系,只要寒邪或者湿气去掉了,热邪自然就显露出来。所以,我反复告诫邹时祯中医学堂的学员,治疗感冒发热不能一下开几副药然后就不管了,一定要及时跟踪,如果病人吃药后出汗了热还不退,或者热退一点马上又升上去了,很可能说明是有隐匿的热邪当初没有观察到,要及时调整方子。 很多人包括很多中医都说,风寒感冒流清鼻涕,吐白色痰,时间久以后入里化热,开始流黄鼻涕吐黄痰,就变成风热感冒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流黄鼻涕吐黄痰是因为寒邪收紧体表,体内的气血津液不能顺利流通,郁的时间久了,产生了热,热熏蒸津液使之变黄。这个热和风热感冒的热邪性质完全不同。一般来说把体表的寒邪去掉,不需要清热,这个热自然就没有了,即使热比较重,在发散风寒的药里稍微加点黄芩就可以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虽然都有发热的情况,但是两者发热的性质完全不同。风寒感冒的发热是因为寒邪收紧体表,人自身所产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风热感冒的发热是因为有外界的热邪进入了身体里面。所以治疗风寒感冒只需发散体表的寒邪,使散热功能恢复,体温自然正常;治疗风热感冒则需要用清热药清除进入体内的热邪。 风热感冒初期,用银翘散,但是要注意判断病人身上寒邪和热邪的比例。成药银翘散散寒药较少,如果寒邪不重,单独银翘解毒丸成药就可以,如果病人寒邪很重要额外加入散寒药,比如散寒茶。银翘散或者丸都要煮水喝才效果更佳。服后观察反应,如果方向判断正确,病人发热服药后两个小时还不退,可以接着再服,不能一天两次这样不紧不慢的喝药。 风热感冒也是要尽早治疗尽早恢复,如果拖延,引起身体连锁反应,病情就会越来越复杂。 有些不懂中医的人说体温到多少度就得用白虎汤,也就是石膏等药,这是非常错误的。即使风热感冒需要清热,石膏也是不能乱用的。白虎汤(石膏)清什么样的热,银翘散清什么样的热,邹时祯大道至简实用中医培训初级班课程里讲得非常清楚。不是一见高热就适合用石膏的。 |
风热感冒-邹时祯
风热感冒-邹时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