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治疗消渴的办法治疗糖尿病出现越来越多的失败案例的时候,明智的中医学家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很多名老中医开始注意到2型糖尿病与脾之间的关系。
清末民初的著名中医学家、《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作者张锡纯老先生,是目前资料显示的最早把糖尿病和脾联系在一起的中医。他创立的玉液汤重用黄芪、山药等大补脾肺之气的中药来治疗糖尿病,对脾肺功能衰退的糖尿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民国期间位列北京四大名医的施今墨老先生是比较早接触到2型糖尿病的中医之一,他的弟子、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祝谌予先生继承了施老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他们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面作了全面的探索。虽然施老和祝老在理论上还没有明确提出2型糖尿病是由脾脏损伤导致的,但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运用黄芪、山药、苍术、白术、党参等益气健脾的药物来治疗2型糖尿病。黄芪配山药降尿糖,苍术配玄参降血糖,就是施老根据临床经验提出来的著名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对。
原成都中医学院院长、已故名老中医李斯炽老先生虽然仍然认为糖尿病属于古籍中记载的消渴,但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上,他已经突破了古籍中记载的消渴的治疗方法,他指出:“在脾胃方面,脾主水谷之运化,脾与胃相表里,一升一降,脾胃的功能失调,则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脾胃的功能失调,则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而成中消症。其常见者或为脾虚不能行水,或为脾湿水饮内聚,或为湿热秽浊之气阻遏中焦,使阳气不得宣化。或为胃热消渴,或为胃阴亏损,使津液不得上承。”
显然,李老已经认识到了脾胃在糖尿病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已经有了“脾功能衰退”和“脾负担过重”分型的雏形。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老中医刘仕昌老先生“认为本病(糖尿病)虽然与肺、脾(胃)、肾有关,但关键在脾(胃)”。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消渴专辑》一共收集了31位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其中就有7位名老中医有通过调理脾脏来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有3位已经完全脱离了古籍记载的治疗消渴的方法,全部从脾论治糖尿病。
现代泰斗级老中医吉良晨先生,也主张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在和笔者交谈的过程中,他还详细谈到治疗2型糖尿病如何合理使用白术、苍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