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棍山药又叫怀山药,还有一种淮山药,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两个搞混,可能还以为是同一种东西,并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怀山药和淮山药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怀山药?什么是淮山药?
铁棍(怀)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又因为土质不同分为两种:垆土铁棍山药、沙土铁棍山药。其中垆土铁棍山药因为地质坚瓷,黏性大,土质硬。所以它弯弯扭扭,虽然不是好看,但口感较好;沙土铁棍山药因种植在沙地里,土质松软,口感面甜,营养价值同样较高,成圆柱形,长60-80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直径2.5厘米左右,表皮土褐色,密布细毛,有紫红色不光泽斑。肉极细腻,白里透黄,质坚粉足,粘液质少,久煮不散,味香、微甜、口感特好,久食不烦腻。药食兼用。垆土、沙土铁棍山药皮非常薄,尤其是煮熟后非常明显。但要注意一点,一人一天量保持在3-4两左右,多食容易上火。
铁棍山药特点:
外观:铁棍山药通常直径2—2.5厘米,表皮颜色略深,根茎有铁红色斑痕。
重量:铁棍山药的单支重量一般不超250克,也就是五两(但沙土铁棍山药80厘米以上重量可在500克左右,根据种植技术和管理而定)。
肉质:将铁棍山药折断,可以感到其肉质较硬,粉性足,其断面细腻,呈白色或略显牙黄色,黏液少。
口感:由于铁棍山药中水分含量少,山药多糖等含量丰富,因此,其液汁较浓,煮食后口感较干腻、甜香,入口觉得“面而甜”,带皮食用伴随淡淡的麻味。
垆土铁棍山药,形状像树根,沙地种植的山药则又长又直,铁棍山药的颜色偏深一些。
淮山药指的是目前中山牛头山,江苏、安徽等地所产的山药,它的茎通常带紫红色,含淀粉和蛋白质,可食用。为多年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
淮山药特点:毛山药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的纵沟,皱纹或平坦;两端不平齐,质坚实而脆,易断,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强。气无、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条匀挺直,表面洁白,光滑,两端平齐。
怀山药和淮山药的具体区别:
怀山药是一种专门的药材,在养生中我们更多的是将其当成一种药膳。而淮山药,我们更多的是将其当成是一种食物。
药用价值不同:怀山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一些日常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疾病都有非常好的养生作用,相对的淮山药的药用价值就要小很多很多。
怀山药与淮山药的区别最大之处就是产地不同,土质不同,怀山药是河南省焦作地区种植的山药,它自古就很有名,因为焦作地区古称怀庆府,所以焦作的山药也被称为怀山药。淮山药中的淮是指我们现在的江苏安徽一
怀(铁棍)山药和淮山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