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不少人体检后发现自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脂稠的毛病,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心脑供血不正常。为什么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会如此之高呢?就是前面这些因素造成的,它们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开路先锋”。
有的人说:如果检查出这些问题,家里就要备一些阿司匹林肠溶片,它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虽然阿司匹林肠溶片确实有用,但是它对胃的刺激性很大,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果滥服这种药,可能会导致像胃出血这样的出血性疾病,所以用它作为日常的调理手段万万不可。
很多人以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属,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有研究表明,人在一周岁的时候,就会有动脉硬化的改变;到了二十岁左右,大约有1/3的人可能发生动脉硬化。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意识。那么在秋冬这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该如何有效且安全的呵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呢?
在此向朋友们推荐两味中药的配伍:丹参和山楂,它们对于促进血液流动,扩张血管,净化血液环境有积极的意义,堪称心脏的“天然支架”,而且这两味药材属于药食同源,久服不伤身体,可以作为相应症状的日常调理方。
1,丹参:活血化瘀、输通血管
一说到丹参,好多心脑血管患者都知道,这是一味活血化瘀、输通血管的药。的确,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气无力推动,而使血滞于脉中所致。
人到中老年,气虚那是一定的,血瘀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本草经疏》有言:“丹参苦能泄,温能散,久服利人益气,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意思是说,丹参可以久服,味苦能泄。
“泄”意为“下行为顺”, 丹参能引血下行,但不会像当归等其它活血药一样会引血上行到大脑,从而血冲头,引发脑出血。
服用丹参,气机向下走,跟水向低处流动一样,气机顺畅,肠胃就通畅,所以有“肠鸣幽幽如走水”之说。
换言之,对中老年人来说,丹参行血活血的同时,还可以益气、补气,这是它不同于其他中药的地方。
既然丹参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什么还要在丹参里面再加入山楂呢?
这是因为, 山楂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以辅助丹参“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
也就是说,山楂酸涩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导滞之功还可以行气化瘀,所以和丹参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2,山楂:扩张血管、降压降脂
研究发现,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又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输出血量,减慢心率。
因其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所以也扩张冠脉外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这些作用缓慢而持久,对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病的老人非常有利。
山楂的降血脂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它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胆固醇,从而减少高胆固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心、脑、肾等脏器病变发生。
山楂含有脂肪酸,可以促进脂肪消化。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可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并提高其活性,从而促进蛋白的消化吸收。山楂的酸味还可以刺激味觉,增进食欲,并合理调节胃肠功能。
3、丹参+山楂
防治心脑血管病“黄金搭配”丹参山楂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中老年人体检的时候,已经查出血脂稠的还是心脏不好的,不管是中度还是轻度,或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按上面的用量服用,时间长了就会有良好的效果。
如果体检的时候没有查出这些病,那只要服用上面一半的量就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了。
用法:在药房里买丹参、山楂各100克,加工成粉,分成10份左右,用40度左右的温开水冲服,每天冲服一份。假如买的是原料,注意丹参不宜用金属锅煮,建议用瓷锅。食用丹参时避免与含铁量过高的食物同食,如:猪肝、羊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