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丨何必“胆战心惊”,明医治胆病,四张经方,立竿见影

黄煌,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国内著名经方学者。生命世界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同样的疾病,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经方方证相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大多数胆病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当胆病发作时往往伴有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今天跟着黄师一起学习关于胆病的治疗。

 

胆病

 

一、胆囊炎

 

需要外科治疗的胆囊炎:

 

1.化脓性胆囊炎,胆囊肿得很大,随时可能穿孔;胆囊结石症状严重,有手术指征。

2.慢性胆囊炎,如胆囊功能萎缩,反复感染成为病灶,不如切除因此,要跟外科医生商量,是否有手术指征

 

没有胆管梗阻、化脓的急、慢性胆囊炎,均可用中医治疗。

 

二、其它胆病:

 

1、胆结石:

发生在胆囊,或胆管、肝管胆固醇结石,与代谢失调有关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于肝管,胆管,与胆道反复感染,或蛔虫卵有关

 

2、胆结石、胆囊炎:

常并发,互为影响,互为作用,互为因果,可看作是一个病年龄:20~45岁多见,男女比例为1:3至1:4

 

3、胆囊息肉:

一般无症状,常在做B超时发现。分为单发性、多发性、肿瘤性、非肿瘤性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适合中药治疗,息肉会变小,甚至消失肿瘤性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体积较大者,不宜服中药,宜手术

 

4、胆道术后综合征:

腹腔镜手术问世后,切除胆囊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症状:绞痛、甚至黄疸、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紊乱。一般术后三个月大便紊乱常见。与手术、结石未拿干净有关,或术前情绪紧张有很大的关系。或极度恐惧,或手术后关心护理不当,中医大有可为。

 

三、经方治胆道疾病

 

经方特色:经方治疗胆道疾病:

 

1、止痛、通便、退黄、除胀。

食欲改善,精神、睡眠好转。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信心。

 

2、改善体质,防止疾病复发。

在排石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推荐方:

 

小柴胡汤

 

适用于胆囊炎引起的发热,以及慢性胆囊炎。经常属于往来寒热的范围,常持续很长时间。与感冒有些类似。常诊断为“发热待查”收治入院。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症候群,为小柴胡汤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也可能是感冒、咳嗽、肺结核等,见于发热性疾病处于迁延期。重要脏器无损害,肝、肾、心功能尚健全。

 

急性胆囊炎:

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可诱发心绞痛或胆心综合征。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黄疸。柴胡用量至少20克,黄芩10克以上。还可治疗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慢性胆囊炎:

本方改善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

 

为传统消炎药,利胆药,免疫功能调整用药。

 

柴胡体质:

易生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发作与情绪有关。体形中等偏瘦,面色发青白,缺少光泽,对气温变化敏感,四肢冰冷,主诉自觉症状为多(发冷、恶心、痛),肌肉较坚紧,情绪波动较大。女性经前乳房胀痛。中青年比较多。

 

胆囊炎患者的重要症状:

呕吐,汤液应浓缩,去滓再煎。不能大量服用汤药。煎大半碗,100-150毫升。

 

加减要注意:

黄疸的,加茵陈、山栀、黄柏。合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是很好的消炎利胆药。腹胀,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可通便,除胀

 

 

大柴胡汤

 

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哮喘、胆道疾病

 

原文很多与呕吐有关。呕不止,心下急……”“呕吐而下利者”

 

胆石症胆囊炎引起胆绞痛,必须要使用大柴胡汤。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胆结石导致胰腺炎:也可用大柴胡汤,专治这种疾病(专方)。

 

[辨证论治的误区:只对症状用药;没有专病专方。要研究很多疾病的专方]

 

大柴胡汤专方治疗专病:

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胰腺炎,胆石症。

 

经典指征:

心下(两肋弓夹角下的区域)按之满痛胆绞痛常在饱餐或高脂肪饮食后出现,逐渐加剧,难以忍受,剧烈疼痛,大汗淋漓,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可出现轻度的黄疸和发热。

 

有明显利胆作用,有降低括约肌肌张力的作用。枳实、芍药,解痉止痛作用非常明显。“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大黄、柴胡、黄芩,退黄,利胆,消炎。半夏,止呕天然的消炎利胆药,天然的解痉排石药。胆道疾病伴有胰腺炎:这张方最适合。此方之灵验神效。

 

非急性发作,上腹部按压疼痛或有抵抗感者也可用,比较壮实、便秘、进食后常腹胀痛者,可用。

 

病案:

服用大柴胡加黄连三个月后,胆囊息肉消失。可保持大便畅通。大便不畅者易发作。胆石症患者多肥胖,血脂、胆固醇高,是减肥药,控制体重药,可把将军肚缩下去。

 

X综合征:

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大柴胡汤治疗的不是一个病,不是一个症状,而是一种体质状态。并可防止复发。

 

排石:

胆囊的收缩功能要好。结石要小于1cm,泥沙样结石。胆囊管直径要宽大。要通过B超明确指征(非常关键)。Oddi氏括约肌无狭窄。

 

宁夏医生:

大柴胡汤一日服二日量,隔日一次。

 

其它医生经验:

配合脂肪餐:吃荷包蛋,或猪蹄,吃后痛,出现人工证(大柴胡汤证)。

 

痛:

机体想要排,胆汁分泌增加,用大柴胡汤助机体一臂之力。经方很多都是因势利导,帮助机体,坐顺风船。

 

大便干结用生大黄,胆绞痛时枳实芍药量要大,20克以上。

 

嘴唇舌头红:加黄连黄疸。

 

胆红素较高的:加栀子、黄柏、茵陈。

 

 

四逆散

 

解痉止痛方:

柴胡10-20g、枳实10-20g、芍药10-20g、生甘草3-6g 等分。

 

适用于胆道疾病,炎症不明显,但症状明显(腹胀,腹痛),血象不高。

 

大柴胡汤使用后,病情稳定,用以调理善后比大柴胡汤作用缓和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尤其是胆道术后综合症:

经常腹泻,一痛就泻,用此方加味,防止发作,改善体质。

 

体质:

精神紧张,经常发冷。胆道疾病与精神因素关系非常密切。生气、疼痛、恐惧均可使胆囊功能发生障碍。

 

手冷:

冷症,女性较多。能解除精神压力,疏肝理气。

 

临床上:

与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合用。慢性胆囊炎疼痛: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小柴胡汤合四逆散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柴朴汤):

除胀,肚子有气,咽喉有异物感,消除腹胀,增加食欲,防止复发

 

 

乌梅丸

 

可治溃疡性结肠炎古时是治胆道蛔虫(蚘厥)专方:

胆绞痛,蛔厥,休克。

 

本方是一个大方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可有胆汁,甚至伴有染有胆汁的蛔虫。可突然缓解蛔虫,得酸则下。

 

可治疗妊娠并发胆道蛔虫症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见腹痛呕吐者也有效果,止痛效果很好(附子,川椒,细辛,当归),同时有很好的消炎作用(黄连,黄柏)。对溃结,肠易激综合征,菌痢,见腹痛、腹泻、出血者,可用。

 

这种人体质非常虚弱,一病例,老太,人瘦,舌苔发黑,呕吐,为慢性胆囊炎,用乌梅丸解决问题。寒热夹杂,虚实互见。小孩腹泻,中毒性休克也可用。

 

体质要求:

与大柴胡汤证完全相反,属虚证。高龄或年幼,对疼痛的耐受性差,人瘦,痛则血压下降,虚脱

 

 

附:大黄附子细辛汤

 

治胁下偏痛。也治胆囊炎、胆结石、胆道疾病的疼痛。

 

病案:胰腺炎:大柴胡汤加茵陈。

 

高中女孩,反复发作胰腺炎,曾手术,用大柴胡汤,服后食欲增加,肚子不痛,脸色红润。

 

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怕冷,血压低,神经质。胆囊炎胆石症较平稳时服用。

 

 

▼版权申明

整理/芍药 排版/芍药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来源于黄煌经方,由芍药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黄煌丨何必“胆战心惊”,明医治胆病,四张经方,立竿见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