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美:治糖尿病不能只关注血糖,忽略这几个地方很容易出问题

我们有一个病人是50多岁的技术干部,她第一次发现糖尿病就因为眼睛突然看不到,后来失明了才发现糖尿病。她就跟单位讲,希望单位能照顾她换一个岗位,而单位就叫他退休,这个病人一下子就疯了,因为她才50多岁,退休后去哪里、干什么,没有心理准备,就成了一个废人。后来她怕另一只眼睛也失明,最后就选择自己结束了生命….

 

1、全程辨治(易忽略的误区)

 

首先看糖尿病全程辨证,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糖尿病初中晚期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病人说血糖正常就一定正常,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有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是正常,其实不是。

 

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不正常的人大把。有些病人的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也正常。这时候除了做糖耐量试验外,一定要做胰岛素释放试验。

 

为什么?因为就算他的血糖,甚至包括他的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但是他的体形就像一个典型的代谢综合征:肥胖、血脂高、尿酸高、血压高等等,这种情况下就要查他的胰岛素释放,他的胰岛素一定是高的,我们把这个叫作糖尿病前期。

 

以前对这个阶段的观察是控制饮食、运动,但现在的观点是要早期干预。

 

因为胰岛素的功能是有限的,它不断地分泌,让我们看到正常血糖值,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看到的是它的下游,但忽略了它的上游。所以做糖耐量试验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做胰岛素释放,这个非常关键。

 

糖尿病的早期没有消渴。

 

很多糖尿病人要不就是做体检偶然发现,要不就是有并发症,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像这个过程,糖尿病和消渴病,不能完全划等号,尤其是现在我们《内科学》的消渴病还是三消的理论,这是跟临床脱节的。我们真正从事这个专科的人很少看到三消。因为写教材的人不一定搞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不是了解得很透,所以写的东西可能还是照搬,忘记了把新的观点写进去。我这里列了一些从我们专业来讲比较提倡的,他们各有千秋。

 

比如说有白虎加人参汤证之“阴虚燥热说”,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之“湿热说”。像湿热说,最近我刚刚去北京参加国际糖尿病会议,我们现在糖尿病的局委是吴晓怡教授,他们最近拿到一个国家的“973”计划,就是做经方新用,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我们在临床上觉得葛根芩连汤降糖一定要方证相对,方证不对不一定有疗效,所以这个不是绝对的,还是不能脱离中医的理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治才有疗效。

 

根据她的理解,她觉得糖尿病湿热证比较多。还有,桃核承气汤证之“瘀热说”,就是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提出来的,这是基于我们临床的发现,认为燥邪比较多,夹有瘀。在李可老的临床经验里面,他用温阳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用的是茯苓四逆汤,四逆汤原方加茯苓、人参,这可以归于“阳虚说”。大家普遍认为糖尿病都是阴虚燥热,所以有些不是从事这个专业的医生开方时还是依据传统的三消学说、气阴两虚,这是过时的。

 

还有就是肝郁的,像之前谈到的肝郁的症状很明显,四逆散也好,小柴胡汤也好。这些有些是一家之言,有些是合并起来提,但总的来说还是立足于《伤寒论》的方证。

 

还有就是从糖尿病整个发展过程动态观察。初期一般在5年以内,5~10年就是中期,超过10年就是后期,并有并发症。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早期的病位大部分在六腑;到了中期,由腑传脏,虚实夹杂;到了后期以虚证为主,但是单纯的虚证临床上比较少见,往往是至虚之处才是留邪之所,因虚生实,虚实夹杂。

这个也是用六经的理论,把它融于糖尿病当中。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2、并发症阶段

 

具体来讲,从糖尿病降糖,扩展到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像冠心病、脑病、糖尿病足,我们可以把《伤寒》的相关方证融到里面去。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按照太阳病里面的辨证,像心阳虚有桂甘系列,桂甘汤、桂甘龙牡汤、桂枝去芍药、龙牡救逆汤、桂枝加桂汤等等。桂甘系列补心阳为主。如果是脾虚有苓桂系列;肾阳虚有姜附系列,像李可老讲的扶阳的方法,尤其是温肾阳的方法即用此方。

 

还有心阴阳两虚,像炙甘草汤,在临床上也是用得比较多的。气血不足,邪气内扰,并且出现“心动悸而烦”,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建中的,也能够治疗心脏病,它可以建中阳、补气血。心阳受损,兼表邪未尽,用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脉促胸满”、“脉微恶寒”,这个跟我们现在的讲的心脏病也有关联。气机郁滞的,像四逆散,这个在临床上心血管病也是常见的。

 

我记得有个老师跟我讲,他说他的师父是心血管科的,讲来讲去就是两条方,一个是四逆散,一个是四君子汤。

 

所有病人基本都用这两条方,为什么?他抓到主要的病机,一个是气虚,一个是气郁,这个郁主要是肝郁,尤其现在心脏病人很容易紧张,心绞痛发作起来处于抑郁的状态下,四逆散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还有热扰心膈的栀子豉汤证,我看到黄煌教授反复几次讲到栀子厚朴汤,这个在临床也是常用的。

 

大血管病变包括脑中风后遗症。像我们讲的瘀热互结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上病下取,治的是下面,通腑泄热,但是按整体观来讲是相通的。还有,有眩晕表现的,脾虚水停用苓桂系列,肾虚水泛用真武汤,肝郁气滞有小柴胡汤、柴胡加龙牡汤。还有,有痰热内阻用小陷胸汤,上午黄煌教授讲的是温胆汤,这是个非常非常好的方,但在《伤寒论》里面要找一个跟温胆汤匹配的,我们觉得小陷胸汤比较合适,可以清热化痰,用于痰热互结引起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有时候也碰到这样的同学,他爸爸有怎么样的症状,我们觉得是非常典型的温胆汤,但是他就是要用《伤寒》的方,那我就说你要用就用小陷胸汤。

 

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也是蛮棘手的,这样的病人会划到外科。

 

糖尿病足划分为六期,包括0期正常,有皮疹就跟外科有关。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血虚寒凝,像当归四逆汤;阳虚寒胜有真武汤、附子汤;阴阳两虚有茯苓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肝阴不足有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在《伤寒论》里面治疗脚挛急,阴阳两虚也是先扶阳,用甘草干姜汤,后扶阴,用芍药甘草汤。这个方子解除痉挛效果非常好。

 

微血管病变主要是肾病。肾虚水泛有真武汤,脾虚水停之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太少两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李可老用得非常多,我是觉得他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我们现在学习都是学某一条方,但是脱离了书本,你能不能想一个内容出来。一定要有高度。所以李可老首先注重扶正扶阳气,同时认为阳虚肯定有邪,这个邪都是从外来。从外而来,又要从外而出,所以它一定要注意透,透邪、透表,所以离不开麻黄、细辛,他经常会用到他的方证里面去。

 

眼底病变,有的是出血,有的是水肿,这些都可以用《伤寒》的方来治疗。兼水肿的可以用《伤寒》的利水剂。伤寒利水剂有三泄用药,五苓散看作一泄,第二泄是苓桂术甘汤,第三泄是真武汤,从太阳膀胱,到太阴脾,到少阴肾,阳气逐渐虚弱。

 

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还有心肌病变。心肌病变临床上比较难诊断,一般原则上来讲要活检,临床上我们根据超声心动图看心脏的舒张功能有没有下降来判断,治疗可参考冠心病心阳虚或兼水饮相关方证辨析。

 

小血管病变,比如说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营养血管的神经受到损伤,血虚寒凝者有当归四逆汤,气津不足者有桂枝新加汤,阳虚寒凝有附子汤、四逆汤,肝郁气滞有小柴胡汤、四逆散。

 

还有内脏植物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的胃轻瘫、腹胀满,糖尿病有一些口服药,比如说拜唐苹,服药后会有胃肠反应,腹胀,这属于《伤寒》痞证的范畴。《伤寒论》治疗痞证很多,有寒热错杂痞,有热痞,有下焦寒,有水痞、痰痞,这些相关的方证我们都可以辨证应用,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胃热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兼肾阳不足者附子泻心汤。

 

气虚气滞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条方非常好,扶正祛邪同用,而且这个方我们叫它三补七消方,五味药里面有三味祛邪药,扶正的是甘草、人参,而且扶正的剂量是比较少的,一两、二两。脾虚兼痰湿有旋覆代赭汤;脾虚水停有苓桂术甘汤;胃虚停水苓桂甘姜汤;小便不利,偏寒五苓散、真武汤,偏热猪苓汤,气郁有小柴胡汤、四逆汤;心悸者,多气阴不足或阴阳两虚,常夹肝郁,炙甘草汤与四逆散合方。

 

下面还谈谈与糖尿病相关的一些合并症。

 

比如说脂肪肝,这个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尤其有代谢综合征的,我们也根据《伤寒》,按照它的定位确定与肝胆有关,按照它的临床脉证辨治,可用四逆散、小柴胡汤合并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兼有痰湿的可以用小青龙汤。

 

合并感染的非常多,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他的免疫功能下降,尤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很容易诱发感染。部分病人是因为感染以后才来住院,才发现有糖尿病,尤其长痈、疮。我们有一个护士,她的爸爸背上有个很大的痈,切开以后引流一碗多的脓液,后来发现血糖非常高,这是第一次发现糖尿病。所以我们对于感染,如果是经久不好的,首先要考虑有没有糖尿病。感染的范围很广,包括肺、消化系统、皮肤,还有药物感染,这些都可以参照相关方证来治疗。

 

3、常见证候辨治

 

讲到抑郁,这个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多,有一种情况,他的血糖控制不好,有些病人心理紧张或者是过敏,像白大褂综合征,一见到医生就紧张,一来测血糖也高,测血压也高,他会告诉你在家测量都正常。有时候就是排队的时候和别人吵几句,血糖就飙得很高,非常敏感。所以我们说情绪也可以影响到血糖,因为它在应激状态。我们体内的激素,除了胰岛素是降糖的,其他通通都是升血糖的。

 

所以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还要心理疏导。

 

最近我们大学的邱鸿钟院长,他是搞心理方面的,他跟我说可不可以把我们的糖尿病科作为他们的临床基地。其实现在临床上有几个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跟心理因素的联系非常大。所以心理疏导很重要。

 

我们有一个病人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介绍来的,50多岁的技术干部,她第一次发现糖尿病就因为眼睛突然看不到,后来发现是眼底剥脱了,失明了才发现糖尿病。她就跟单位讲,希望单位能照顾她换一个岗位,而单位就叫他退休,这个病人一下子就疯了,因为她才50多岁,退休后去哪里、干什么,没有心理准备,就成了一个废人。

 

我记得我跟他开的方里面有田七,后来病人回去还经常打电话来讲说不肯吃这个药,她查过这个田七是活血化瘀的,本来出血,现在还活血,那出血不是更厉害吗。我跟她解释了半天,现在觉得跟病人讲挺忌讳的。后来她有一个多星期没来,原来是上吊了,立即送去医院抢救回来。

 

这个病人觉得很迷茫,应该要进行开导,再加上药物治疗。我也跟她先生说要找份工作给她做,因为她长期做技术工作,没有朋友,没有其他爱好。后来经过调节治疗后,情况非常好。她为什么会上吊呢?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一个眼睛瞎了,另外一只眼睛也会瞎,她不想拖累她爱人。这些情况在临床上都很多见,还有些非常离谱。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糖尿病人的心理因素,情绪可以影响血糖,而糖尿病病人也容易得忧郁症。

 

《伤寒》常用的方以柴胡剂为多。柴胡龙牡汤在临床上的效果非常好,我们不能单纯的疏肝,还要调养,和扶正的药物一起用,因为柴胡剂虽然讲是寒温并用、表里同治、攻补兼治的方,但是它偏重于泻。在《伤寒论》里面,它属于三阳和解剂,偏重于清热为主,所以对于单纯的脾胃虚寒,甚至有寒湿内阻是不能用的,张仲景在《伤寒论》内也有告诫,这是柴胡剂的禁忌证。

 

我们说《伤寒论》的方好也是要通过辨证的。糖尿病失眠的病人特别多,这个可能跟糖尿病以中老年为主有关。有些病人血糖控制不好,查了半天就是失眠引起,失眠解决了血糖就控制得很好。

 

有些血糖高怎么都压不住,一定要找到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在《伤寒》里面,治疗失眠的方非常多,例如说有栀子豉汤,“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柴胡加龙牡汤;旋覆代赭汤,胃不和则卧不安”,用来健脾化痰降逆;小陷胸汤也是这样的情况;阴虚水热互结用猪苓汤;黄连阿胶汤,“虚烦不得寐”,心火旺;以及桂甘龙牡汤,阳虚烦躁,补心阳再加上龙牡咸涩;肾阳虚用干姜附子汤、茯苓附子汤。还有桂枝汤也可以治疗失眠,由于它的机理是调营卫,失眠与营卫不和有关,本来白天是卫气行于外,到了晚上阳入阴分,营卫失调它就不能走这个渠道,所以病人会失眠。

 

我们邓老也喜欢用这个方,除了喝,还用来睡前泡脚,效果非常好。

 

糖尿病还有一个证候,为什么他的血糖控制不好?肚子饿,所以病人吃东西多。我们要求病人严格限制饮食,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他会偷吃。有些病人不戒口,甚至因为家人限制太严而离家出走,他就觉得虐待他,不让他吃。

 

我们中医认为偏热比较多,胃火亢盛,所以用《伤寒》的方,白虎加参汤,病人一吃胃口就没原来那么好,吃得没那么多,血糖就得到控制,同时他也不觉得痛苦。白虎加参汤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不能长期用,毕竟还是个寒凉之品。

 

前面李可老教授重视阳气,这个药短暂时间内可以用。但也有部分是虚寒的,胃火旺是一种假热,我们可以用吴茱萸加生姜汤。

 

▼版权申明

整理/重楼 排版/重楼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来源于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一),由重楼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李赛美:治糖尿病不能只关注血糖,忽略这几个地方很容易出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