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发养老模式——抱团养老值得信赖吗?

抱团养老,顾名思义,集中力量进行养老。它分为社会力量抱团和老年人之间抱团两种模式。社会力量抱团是指凝聚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有识之士抱成一团,共同打造全中国品质最高的养老服务平台。老人与老人抱团是指老年人是抱团养老平台的主体,共同分享乐趣与人生阅历,并自主自导地组织与形成聚乐团和老年学堂,更大程度地丰富晚年精神生活。

 

今天着重谈论的为第二种:老人之间抱团养老。

 

日前,来自浙江杭州的一个“抱团养老”样本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在一座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里,13位老人共同住了5个月,相处得很融洽。

 

这些老人都是拿着稳定的退休工资的老人,儿女疏于照料,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老人。这些老人大多身体健康,不存在行动不便的现象。老人之间相互照顾,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

 

但是,这种养老方式真的适用于广大老年人群体吗?

 

首先,经济是基础。稳定的经济来源(如退休金)是大家聚在一起的前提条件,共同分担生活费用是必要条件。在经济问题不产生分歧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完美的生活圈是大家共同的目标。金钱不足的情况下,抱团养老只会给成员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并不能实现最终幸福养老的目标。

 

其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大家共同拟定的合同条款需要全体成员的认可,相互之间的生活习惯不容被打扰。在后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再进行磨合补充,尽量保证大家都能有自己的隐私。

 

再者,抱团养老需要一个足够宽敞的生活空间。过于拥挤的地方不适宜老人活动,且空间太小容易引起心情压抑,引发各类负面情绪,不利于相互间的磨合。所以除非有成员家里有足够宽敞的空间,否则需要租借一个宽敞的空间用于抱团养老。

 

接着,身体健康是必需条件。在某年龄段,且身体相对健康,自己能够照顾自己,行动自如的前提下,才能申请参加抱团养老。如果身体行动不便,抱团养老只是个幻影,并不能成立。不仅自己身体受不了,还会给其他健康成员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需排除此类人员。

 

最后,医疗保障引人担忧。在成员生病时候还是需要得到及时的救治,至于是谁陪同就医需要制定相应的章程,不能听之任之,危急时刻病急乱投医。上了年纪病痛是难免的,如若发生紧急情况,还是需要有身强体健的年轻人在身边照顾为佳。

 

俗话说,相见好,同住难。老年人一起居住存在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浮现,生活中的小摩擦加上个人情绪容易触发更大的矛盾,因此,即使自己的父母参与了抱团养老新模式,子女还是需要与父母保持紧密联系,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新型自发养老模式——抱团养老值得信赖吗?

发表评论